教育部:今年底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视频监控达100%
来源: | 作者:pmoe8352c | 发布时间: 2020-07-18 | 592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0年底前,要实现所有中小学和城市幼儿园专职保安员配备率、封闭化管理达标率、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三个100%”,提升安全防范能力。五是强化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各类专题教育,广泛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密切家校合作,让安全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六是强化实际效果。切实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增进部门协同,加大督导力度,务求工作落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6月18日,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在京召开全国学校安全工作视频会,部署各地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实际,做好2020年全国学校安全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林锐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主持会议。

  陈宝生指出,确保师生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头等大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2019年学校安全态势持续稳定向好,广大师生安全感稳步提升。但最近一个时期,随着各地中小学陆续开学复课,一些地区防范措施不到位以及“疫后综合征”等,给学校安全工作带来新的挑战。要深入分析研判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及时调整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积极有效应对。

  陈宝生强调,各地各校要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形势,聚焦校园安宁、学生安全这一核心任务,认真做好“六个强化”。一是强化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当前学校安全工作面临的复杂性、特殊性,时刻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二是强化重点治理。针对疫情防控、暴力伤害、防溺水、校车安全管理和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精准施策,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三是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校内安全隐患排查,注重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做好重点人员管控,确保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稳定、有序。四是强化安防基础。2020年底前,要实现所有中小学和城市幼儿园专职保安员配备率、封闭化管理达标率、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达标率“三个100%”,提升安全防范能力。五是强化安全意识。积极开展各类专题教育,广泛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密切家校合作,让安全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六是强化实际效果。切实把学校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增进部门协同,加大督导力度,务求工作落实。

  林锐指出,各地公安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始终把校园安全工作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抓紧抓实抓细,深入开展校园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始终坚持对涉校违法犯罪严打整治高压态势,全面加强对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监督指导,切实提升警校联动防范处置工作水平,努力为广大师生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会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通报了学校安全有关情况。中央政法委、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及校车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教育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在主会场参会。

转自中国安防行业网

 

 

风口下的“人脸识别”,存在哪些“风险”?

走进无锡地铁1号线人民医院站,乘客只需摘下口罩,对准人脸识别设备,不到1秒钟显示屏便弹出“验证成功,请通行”……近日,无锡成为江苏省首个试点“自助边门”系统项目的地铁城市

走进无锡地铁1号线人民医院站,乘客只需摘下口罩,对准人脸识别设备,不到1秒钟显示屏便弹出“验证成功,请通行”……近日,无锡成为江苏省首个试点“自助边门”系统项目的地铁城市。

  随着人脸识别系统的广泛应用,城市更加数字化、智能化。与此同时,不少人开始思考便利性与安全性两者如何兼得,未来人工智能治理是否将成为企业与管理部门的“必修课”?

  无处不在的“刷脸”含隐忧

  “以前出门都要想一下‘伸手要钱’(谐音:身份证、手机、钥匙、钱包)这几项,看看有没有少带什么,现在基本上‘刷脸’就可以。”家住南京市江北新区的郑瑞说,几乎每天都会遇“刷脸”的场景,比如超市购物、进出公司、乘坐高铁和动车都是刷脸。

  在南京鼓楼区公共厕所,刷脸3秒就能免费拿一份手纸,如果想再拿一份,需多等十分钟,以防滥用公共资源;苏南硕放机场启用“新一代智慧出行”,只要“刷脸”和一张身份证,就能实现旅客的安检、登记等;扬州幼儿园的家长们用上“刷卡”智能道闸系统,抓取的面部图像即时传输,家长和老师都第一时间知道是谁接送的孩子;在连云港的智慧菜场,居民刷脸买菜,食品的源头添加了追溯渠道,整个市场的管理通过电脑就能解决。

  进入“刷脸时代”,肉眼可见的快捷、方便和精准外,同时解决了以往不少社会治理的难题。然而市民却心有担忧——谁掌握着自己人脸识别的数据,这些数据是否会用在其他途径,如何保障个人权利?

  6月中旬,“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在杭州富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择期宣判。因为被“强制”要求采用“刷脸”的方式入园,浙江某大学教授郭兵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法庭。在郭兵看来,面部特征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属于个人敏感信息,一旦泄露者滥用,极易危害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

  类似的担忧也发生在常州,今年4月份,常州新北区三井街道小区居民收到《告全体业主书》,要求业主换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取消门禁卡。因必须按要求向名为“亲邻科技”公司开发的小程序上传人脸识别照片,还要填写家庭住址、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多名居民担忧信息是否会被泄露、被精准营销等。

  去年,南京某高校试水人脸识别系统”同样引起争议。教室有了这一系统后,学生是否认真听老师讲课,是否在玩手机,是否闭眼打瞌睡,是否交头接耳甚至找人代替上课,都被记录的一清二楚、明明白白。该校学生则认为这一行为侵犯到了个人隐私。

  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人脸识别相关的投诉不少。其中一位消费者反映在享车APP使用人脸识别注册和绑带银行卡,最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个人信息竟被用作贷款。不仅如此,极端情况下,在某些APP上人脸识别注册后,还有用户银行卡被盗刷的情况。

  除了APP以及公共场景要求人脸识别外,个人主动将信息放在视频平台上,也存在一定风险。一度风靡的换脸APP“ZAO”曾引来网友热议,用户将个人视频信息上传后,“换脸”成为影视片段中的角色。在娱乐之际,给犯罪分子提供了诈骗空间,最终被叫停。

  对此,多地警方表示警惕AI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提取语音文件、使用人体图像合成技术生成假脸,对被盗账号用户亲朋好友实施诈骗,所以在转账时要多重验证,平时要保护好个人信息。

  人脸识别系统的“生意经”

  2015年3月,在德国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马云对着手机摄像头微微一笑,买下一枚1948年的汉诺威纪念邮票。这次面向世界的人脸支付场景展示,宣告着人脸识别技术开始走向商业场景。

  风口之上,无数的企业前仆后继涌入人脸识别的市场。尽管可能对用户隐私构成了严重威胁,但这个行业发展十分迅猛。

  2013年新广告法还没实行,旷视科技为Face++写下文案:“最好的人脸识别云计算平台”。2014年是“格灵深瞳”的天下,纸媒、门户、科技媒体争相邀其登上头版。据说其市值曾引起激烈争论,“最后妥协在了3000亿美元这个‘中间数’上”。2015年,云从科技悄悄创立,将目标定为“只做人脸,深耕金融和安防”。这一年商汤开始经历从学术到商业的激烈转型,还与几家“小巨头”深度绑定,成立了合资公司。

  2016年,旷视拿到建银国际和富士康集团的1亿美金融资。一向低调的依图同年将业务从车辆、安防,向医疗、城市数据拓展。2017年,云从的初心仍未改变,业务已渗透到四大国有银行;依图拿到3.8亿C轮融资,商汤则破天荒融到4.1亿美元,距上市更进一步。

  2020年,云从科技已完成新一轮融资,总规模达18亿元人民币。目前云从科技冲刺的标的为A股科创板,有望在2020年底完成上市……

  目前,人脸识别作为基于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比如门禁,地铁、机场等各出入口;小区安防、超市营销等各种场景。业内称,2018年时,在AI技术应用中,人脸识别还只处于第三梯队,疫情的发生,唤醒了互联网企业争相开发这个市场,今年,人脸识别有望进入人工智能运用的第一梯队。

  疫情之初,非接触式人脸识别及测温产品需求迫切,许多厂商也纷纷推出了结合自身技术的新产品,获得市场关注。据不完全梳理,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街道、浙江省湖州市南太湖新区黄芝山村、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山东省威海市南海新区、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新华联南区等地多个社区,在疫情发生后都部署了人脸识别门禁

  2月10日,杭州市萧山区推出了一款名为“疫战”的手机APP。它拥有人脸识别、健康码识别、实时上报信息等功能,只需对着被核查人员的脸部扫一扫,就能显示该人员的相关信息,确定其健康码是“红码”还是“绿码”、是否能够通行。

  此外,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日本的计数器厂商——GLORY公司研发了一套“可识别佩戴口罩人脸”的系统。这一人脸识别系统,即使识别对象佩戴口罩或墨镜,也能根据眼睛、额头及鼻梁等部位的特征进行识别。

  据亿欧智库《计算机视觉人脸识别市场研究报告》预测,2021年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为52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52%,前景相当看好。

  新技术治理需多方努力

  企业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的脚步,没有停歇,但用户逐渐对其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担忧。“人脸识别技术”众多的争议背后是对新技术应用的规范。在刚刚结束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治理论坛”上,技术规范与隐私保护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

  旷视AI治理研究院院长徐云程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表示,任何一项技术应该放在某个场景中讨论,脱离场景讨论技术的善恶是不恰当的。例如,人脸识别技术,用在寻找走失儿童和老人等场景里,技术的优越性就能很好地体现。

  “隐私信息特别是人脸信息等生物识别信息是体现人类生存价值、保障人格完整性的关键要素,因此,我们应当对人脸识别情境下的隐私让渡问题予以充分的关注。”山东科技大学王玥等三位学者在《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隐私让渡代价与规范措施》一文中表示,人脸识别技术存在迫使个体陷入“隐私裸奔”、算法歧视等问题。

  对于新技术的治理,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直言:很多平台规则对于平台用户的进入、退出、评价掌握着“生杀大权”,企业根据所掌握的用户数据,对用户进行“精准施策”,我们现有治理体系主体之间的权责划分不同于原来传统模式,值得探讨。

  武汉大学法学院张里安、韩旭至两位学者认为,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习惯偏好及社交内容等都可以被数据化和被收集,这些信息的整合,便能形成一个人的数字身份或数字人格(digitalidentity)。

  如何保护每个人的数字人格?多位学者表示多元共治是未来发展之路。

  对于企业而言,建立技术伦理审查委员会,制定公司的技术伦理准则,在产品研发阶段考虑其是否符合相应的准则。在采取用户生物信息时应主动告知,取得用户的同意,并告知该信息使用的范围。此外,对于人脸识别技术中的算法歧视问题,加入人工审核。

  对于政府而言,需提升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在内的新技术治理能力。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特别设立人格权编,明确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包括生物识别信息、行踪信息、健康信息等,回应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保护。

  今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将于2020年10月1日实施。《规范》明确规定在收集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前,应单独向个人信息主体告知收集、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以及存储时间等规则,并征得个人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此外,原则上不应存储原始个人生物识别信息。

  对于个人来说,需要时刻注意信息的保护,特别在注册任何APP之前,学会查看用户协议是必备技能,而不是简单勾一个“同意”,为自己埋下隐私泄露的“炸弹”。

转自中国安防行业网